文字 | 人生大事

居然2025年了,一个曾经频繁出现在小学科幻作文里的年份。

在这个“科幻”的年份里,发生了两件人生大事:我离职创业,有了自己的公司;我有了一个女儿。

创业本身并不值得称颂,毕竟在如今的年月里,创业这件事多少有点呆傻,甚至是一个“不务正业”的代名词。但我还是开始了,因为经过我认真的思考,似乎没有一个既有的岗位,可以同时满足我对于自由和物质的需求。

我既要又要了。

可能是因为如今的世界确实太过于瞬息万变,以致于我刚刚走过30岁,就已经有了人生作古的紧迫感。我急迫的需要一个途径,实现我那些还未曾实现的想象。

去年我说我参悟了一个道理:人是个社会概念,本身就是为别人活着的,当一个人真正的自洽,只剩了一个圆融的、自己的世界,其实他已经死了。

如今我可能更加笃定:人的价值不是被创造出来的,而是被赋予的。在“人”这个社会概念里,财富、学历、事业,都是某种制度设计,“创造价值”实际上是个伪命题,价值由多数人赋予,也为多数人服务。史书里的人之所以被铭记,也是因为他们为历史做了些事,无论是好事还是坏事……只有突破最终价值的过程,才能被称为伟大。

于是我在公司的官网写了一句话——“以所见之物,照所见之心”。我一直梦想自己的名字能够成为公共世界的一颗墨点,这算是我一个狂妄自大的私心,怎么说呢,“虽不能往,心向往之”吧……

开公司相比做一个打工人确实充满了不确定性,过去的一年发生了太多种瓜得豆的事,甚至上一秒还在推杯换盏的人,下一秒就变得形同陌路。在很多事情上,虽然我不强求尽善尽美,但还是希望自己能够“德艺双馨”的。现实里太多的无可奈何和峰回路转,都让我开始质疑甘特图的科学性了。

我确实低估了从新出发的难度,即使我确认已经做了十分的心理准备。

但是我并不失落。

生活的本意就是一个天平,“失之东隅,收之桑榆”,我已经披坚执锐,决意一往,至于故事的结局,似乎已经不那么重要了……

说说生孩子这件事,似乎对我的朋友圈而言,这还算个新闻。认识了26年的发小还问过我:“你不是说你不要孩子吗?”

除了大多数朋友的祝福之外,不少朋友都觉得我并不像一个会生孩子的人。我有认真思考过,即使现在,我也坚定的认为生孩子并不是一项任务,也从没有从什么传统的角度认为生孩子是件必须的事……

我想我可以这么回答这个问题:因为某一天,我突然开始好奇,一个上帝视角的童年是什么样子的。人无法站在当下去回看过去的自己,童年和对童年的理解就像镜子的两面,但是我的宝宝给了我这样一种可能性,让我能够在人生观健全之后,重新体验一遍成长的过程,体验那些曾经被我忽视掉的快乐和遗憾……

有句话嘛,“孩子的出生是父母的成长”,当然这个机会是我老婆给我的,郑重地感谢她。

感谢出现在我生命里的每一个人。如今的我,似乎终于可以向曾经的我,轻轻说一句:“数声风笛离亭晚,君向潇湘我向秦”了。

把时间留给自己,把其他留给时间。希望未来的我,依旧如此……

最后的最后,祝我的朋友们,心有所向,心有所归~